目前在建材領域用的最多的就是羧甲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,不同種類的纖維素醚功能和作用也不一樣,羧甲基纖維素主要是增稠的功能,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除了有增稠功能外,還有保水的作用。從粘度上分有低粘度、中粘度、高粘度的,不同粘度的纖維素有不同的用途。
帶“羧”字頭的羧甲基纖維素CMC、羧甲基淀粉鈉(CMS),價位較為便宜,用在內墻低檔膩子粉中,有一定的增稠作用,可增加流平性,但不能在防水膩子和外保溫干混料中使用。因為這些纖維素會和水泥、灰鈣粉起反應。很多人認為這些纖維素都呈堿性,一般水泥、灰鈣粉也是堿性,認為可以結合使用,但羧甲基纖維素、羧甲基淀粉鈉不是單元素,它們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氯乙酸屬于酸性,在生產纖維素過程中殘留的物質與水泥、灰鈣粉起反應,所以不能結合,很多廠家因此遭受很大損失,應引起重視。
羥丙基甲基纖維素(HPMC)化學性能穩定、防霉、保水效果最好,而且不受PH值變化影響,粘度從5萬—20萬都可以使用,但在生產中并不是粘度越高越好,粘度和粘結強度成反比,粘度越高,強度反而越小,一般是5萬—10萬粘度之間,生產膩子粉外保溫干混砂漿比較適合,主要增加流平性、施工性,可以減少水泥的用量。另一個作用是水泥砂漿有一個凝固期,在凝固期內需要養護,需供水保持濕潤。由于纖維素的保水作用,水泥砂漿凝固所需的水分從纖維素的保水中得到保證,因此不需要養護就可以達到凝固的效果。
關于纖維素的質量,主要是粘度,可使用旋轉粘度計測試,也可用簡易辦法作比較。在比較時把同等粘度的纖維素各取1克,加水100克,放在一次性杯子里,同時倒入,觀察哪一個溶解速度較快、透明度好、增稠效果好。透明度越好,說明雜質越少。